服务热线

金沙全球赢家信心之选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金沙全球赢家信心之选诚信永远不变。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联系我们

电话:金沙全球赢家信心之选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金沙全球赢家信心之选诚信永远不变。

手机:0898-71889900

邮箱:琼ICP备6341729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无核品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无核品种

舌尖上的小精致:二战德军伙食

发布时间:2025-10-15 14:01:22点击量:

  是上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疯狂扩军下的著名口号。但实际上最后的结果是大炮有了,黄油也不能少…

  说到德国人,第一印象往往是严谨,这在二战德军的伙食供应上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先来看一份1936年德国陆军普通士兵一周的食谱:

  注:以上资料源自各类相关文献记载,由作者整理制表,用于参考一日摄入量,并非直观的菜谱。

  根据1936年德国国防军制定的单兵伙食标准,一个士兵每天的摄入量分成“基本配给”和“野战配给”两种。前者包含饼干250克、罐头肉200克、罐头蔬菜150克、咖啡25克、盐15克。

  但是注意:以上包装食品属于应急情况下的基本供应,每个德国士兵在上战场的时候一般随身携带3~4日份,俗称“铁补给”,只有在正常供应跟不上的时候,超过24小时断粮、经军官下令才能食用!

  大部分时间德军执行的一直是“野战配给”,即每人每日面包750克、肉类375克、蔬菜250克、咖啡20克、糖20克、盐15克的量。在1944年诺曼底战役期间,盟军从被俘德军身上搜出的“铁补给”中还有1940年生产的罐头,可见平常德军的生活是颇为优渥的。

  ▲德国黑面包其实并不“黑”,意思是全麦烤制颜色比较深;口感较粗糙所以一般要配黄油、果酱食用,但是能提供全面的营养,饱腹感很强。

  之所以能做到几乎摆脱包装食品,全是野战炊事车的功劳。这种从一战时期就有的移动厨房,可以伴随部队在各种地形下行动,基本上所有的营级单位都有装备,保证了德国士兵即便是在激烈的战斗中也能吃到热食;而且每个连队都有运输班,最常干的活就是送盒饭。

  我们对德国人伙食的印象是顿顿离不开香肠和土豆,这点不假;而且这两样东西都是易加工、易储存,对于野战部队来说尤其方便。

  在德国人的饮食习惯中午餐是最重要的一餐,占到了每日食物消耗量的50%,早餐和晚餐则按照17%和33%的比例分配,另外对于夜间要执勤的士兵还会获得额外的加餐。德军还根据士兵实际的消耗量,将供应等级划分为战斗部队、占领区部队、本土驻军、国内办公机构文职人员4档,其中位列1档的战斗部队自然是优先获得补充的。

  ▲水壶和饭盒固定在杂物包上(一般里面放口粮)方便取用,旁边是防毒面具罐。

  除了这些军队配发的之外,德国士兵还会用津贴购买一些小物品,当然更多地来自于国内各慰问团体的包裹,有巧克力、香烟、精致的剃须刀和小镜子、啤酒、糖果,甚至还有胜利雪茄…德国士兵士气高昂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清楚:他们可以享受到国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待遇!

  当时很多德国家庭并没有冬天的取暖设备,但是军营里有;普通的德国公民不是每天都能见到新鲜水果蔬菜和咖啡的,但对士兵来说这是必须的。甚至在战争高歌猛进的时候,士兵们往家里寄回去的战利品,要远多于收到家庭的包裹。

  当然德国这台战争机器的运转,德军士兵甚至高于他们元首的伙食待遇离不开对占领区的经济掠夺:来自乌克兰的小麦、荷兰的奶酪、比利时的乳制品、丹麦的糖果、法国的牛肉乃至意大利、西班牙的新鲜果蔬供养着这支军队,而代价就是除了像巴黎和荷兰这样少部分被优待的地方,民众还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之外,整个欧洲被统治的人民是饿着肚子在供养着纳粹的第三帝国。

  尤其波兰和苏联北部被占领区的人民,每天的食物摄入量甚至低于900卡,这连德国士兵的1/3都不到!

  值得一提的是,德军对战俘的伙食标准也有明确的规定。按照军种区分的管辖原则,被关在德国海军和空军战俘营里的那些美、英同行待遇还不错,起码不担心温饱问题,还能定期收到通过红十字会转交的包裹。至于苏军战俘境况就太恶劣了,歹毒的纳粹只规定了每人每天250克粗面包和2升杂烩汤的标准,实际上面包和汤里掺杂着残羹剩饭都算好的,更多时候是树叶、草根还有锯末——看守是在有计划的饿死这些人!

  至于德国海军在潜艇上的伙食就更棒了——至少头一周是这样的。他们享受着新鲜的水果、牛奶,艇上厨师精心烹饪的肉食配上在陆地上都很稀罕的果蔬,有各种口味的酒水。不过当一周以后新鲜果蔬吃完了,就只能与黑面包和硬香肠为伍了,最后面包要切掉发霉的部分、腌肉得刮了毛再吃…关于这些在电影《从海底出击》中,有着非常现实的体现。

  从1940年开始,德国海军投入了一种ⅩⅣ型补给潜艇,可以在海上为其他“狼群”补充400多吨燃料和4条鱼雷;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潜艇上有烤炉,可以现场制作新鲜的面包给那些正啃着臭土豆的潜艇兵们。

  当战争进入转折以后,德国人的供应水平就开始直线下降了。要知道在战前德国几乎是在勒紧裤腰带的发展军备,为了集中更多的资源给“大炮”还出现了“人造黄油”、“人造果酱”这样的替代品,还有臭名昭著的“人造糖精”...

  既然德军的好日子主要来自于占领区的供养,那么当盟军每收复一块失地,德国人就得扣紧一寸自己的皮带!

  其中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末期,被围困的德国第6集团军在补给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只能得到50克面包、75克土豆…还不如曾经在列宁格勒快被饿死的苏联人呢!

  不过作为有效统治了这个国家12年的纳粹政府,在濒临灭亡之际的管理上依旧还是精细的。

  德国直到战败投降为止,至少一线战斗部队的供应标准并没有整体上出现过像日军那样的断崖式下滑,只不过是面包少了些、肉和新鲜果蔬不容易吃到了,品质也差了。而代价是国内的民众在严格配给下忍饥挨饿,啃着掺了骨粉和锯末的面包,连香烟都不得享用,甚至一度国内驻军和文职人员都将供应减半…看来纳粹很清楚失败的结果是什么。

  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1943年7月成立的党卫军第12装甲师的主要兵源来自“希特勒青年团”,大都是还在长身体的十七、八岁少年,所以后勤供应部门还特意将该部每天的香烟换成了乳制品——这个师也被盟军戏称为“奶油师”。

  但不管第12装甲师的在诺曼底如何重创了盟军,也不论德国式的管理何等高效,纳粹将这些“娃娃兵”都作为主力送上战场的时候,帝国的崩溃已经是必然的结果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曝CBA球队为威少报价1000万-1400万美元 只打23场+进季后赛加钱

  李亚鹏与海哈金喜离婚,两人相差19岁育有一女,持股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4.6亿

  午评: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涨0.22% 半导体、可控核聚变等热门赛道股调整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